本文摘要:历史昭示未来。
历史昭示未来。总结历史,可以使我们准确把握现在、赢得未来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山东林业进入一个以改革促发展的崭新时代。
40年来,山东造林绿化快速推进,森林资源持续增长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综合效益显著提升,林业基础建设、行政执法、科技教育、行业管理全面加强,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、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,为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、增加农民收入、繁荣发展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山东走在前列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支撑。推进国土绿化全力打造绿水青山树成行、林成网,如今的齐鲁大地,遍野绿色。2018年,山东森林覆盖率达到17.51%,而40年前,这一数值仅为8.84%。
是什么让山东林业生机勃发?是改革开放催生出的蓬勃活力!40年来,山东省各级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,通过完善造林绿化政策、开展山区平原造林、签订绿化目标责任状、实施工程造林、建设森林城市等多种措施,造林绿化稳步推进,森林资源持续增长。森林覆盖率由8.84%增长到17.51%,木材蓄积量由2425.9万立方米增长到1.3亿立方米。
山东山地丘陵区面积7446万亩,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。在旧中国,对大面积的荒山从未开展过大规模的造林绿化,只是星星点点种植一些树木。上世纪80年代末期,“南学广东,北学山东”,山东改革开放走在了全国前列。然而,山东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恶化形成强烈的反差。
特别是山区,由于环境的恶化,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山东提出“消灭宜林荒山”这一催人奋进又困难重重的坚定目标,从1988年到1994年,山东基本完成消灭宜林荒山的任务,成为全国长江以北第一个消灭宜林荒山的省份。
近年来,山东又通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,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502万亩,着力提高森林质量,更大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,让山区不仅绿起来,更要美起来。与此同时,全省平原绿化步伐也大大加快。1986年,国家颁布了平原县绿化标准,全省平原绿化进入了有标准、有规范的新阶段。到1994年,全省94个平原、半平原县市区全部达到平原绿化标准,山东平原区初步形成了带、网、片、点相结合的平原农田防护体系。
1994年冠县、昌邑市被原国家林业部列为“高标准平原绿化试点县”后,全省以此为契机,着重开展了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,随后又确定了一个市和12个县(市、区)作为高标准平原绿化示范县,极大地推动了平原绿化的发展。我省平原绿化事业,从沙荒造林到“四旁”植树,从营造农田林网到建设综合防护林体系,如今,在山东的平原大地上,7251万亩耕地建起了农田林网,占宜林网化面积的90%以上;1783万亩荒滩荒地营造起用材林、防护林和经济林,年产木材占全省产材量的80%以上;“四旁”植树3亿多株,网、带、片、点、间相结合的平原绿化体系已经形成。森林,终于走进了大平原。
山东林业在收获绿色、扩大森林植被、改善生态环境、致富百姓的同时,利用外资工作也为造林绿化带来了好经验、好做法。截至目前,我省是林业利用外资时间最长、数额最多、覆盖面最广、成效最为显著的省份之一,已成功利用世界粮食计划署、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、韩国等民间和政府间贷款、赠款等1.2亿多美元,实施了10多个造林绿化和森林保护项目,受贷市14个,累计完成造林24万公顷。近年来,随着宜林荒地逐渐减少,山东造林绿化在空间布局上,正在由重点区域造林向城乡绿化一体化转变。实践证明,创建森林城市是现阶段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载体,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,形成推进国土绿化的强大合力。
目前,已有济南、青岛、淄博、枣庄、烟台、潍坊、泰安、威海、临沂、日照、莱芜11个市建成国家森林城市,数量居全国第二位。另外,聊城、济宁等4个地级市和胶州、邹城、曲阜、滕州等8个县级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,还有19个县(市、区)正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。发展林业产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达的林业产业,是现代林业的重要标志之一。依托龙头企业,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,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山东林业的精彩之笔。
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全省实施林业产业化战略,通过改、扩、建、联等多种形式,扶持发展了一大批木材、果品、花卉、种苗等生产和经销的林业龙头企业,大力发展木材生产与加工、果品生产与储藏加工、林木种苗业、花卉培育业、森林生态旅游业、林下种养业、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利用等七大林业产业,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,龙头带基地,基地联农户,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一条龙的林业产业化新格局。2017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6887.5亿元,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二位,山东以占全国大约1%的森林资源创造了占全国近10%的林业产值,实现了一个森林资源小省到林业产业大省蝶变的佳绩。在木材生产加工方面,山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以杨树为主要树种的速生丰产林建设迈入快速发展阶段。
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木材产量的缺口越来越大,近90%的木材靠从省外调入。为解决这一矛盾,山东坚持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把产业基地建在海外,利用境外资源,开拓国外市场。
至2017年底,山东13家企业拥有的境外林地林权面积达690万公顷,蓄积约6亿立方米,蓄积量是全省林木蓄积量的5倍。此外,全省有各类木材加工、运销企业3万余家,主要加工产品有制材、胶合板、刨花板等10余类1000多个品种。人造板产量为7639万立方米,产值为1623亿元,产量、产值均居全国首位。
在经济林产品生产加工方面,山东省经济林资源丰富,种植历史悠久,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。上世纪90年代以来,随着经济林面积快速发展和产量大幅增长,相继出现了产品销售难、果品积压的现象。为扭转这一局面,全省注重培植名牌和产业化建设,从单一初级产品到产品的系列化加工,从简单销售鲜果到储藏保鲜加工,从无序盲目发展到区域化布局、专业化生产、一体化经营、社会化服务,全省已初步形成了经济林产业化的生产格局。截至2017年,经济林种植面积2300余万亩,经济林产品年产量2255万吨,加工量332.2万吨,出口量101万吨,产值1242亿元,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。
其中苹果、梨、桃、大樱桃、枣、核桃、板栗等种植面积、产量、效益均居全国前列。全省有33个县获得37个“全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”称号。产生了“烟台苹果”“日照绿茶”“阳信鸭梨”“沾化冬枣”等一批知名林业品牌。
山东花卉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,逐渐形成了重点突出、区域化布局、以出口带动的花卉产业发展新格局。以胶东半岛为依托,利用优越气候条件、地理交通和雄厚的技术优势,建立了出口、供应全国的现代花卉生产基地;大力发展乡土花卉,形成了菏泽牡丹、芍药,莱州月季,平阴玫瑰,青州仙客来,平邑金银花,枣庄石榴,德州菊花,崂山耐冬,潍坊杜鹃,济宁荷花等区域化花卉生产基地;大力发展园林花灌木,形成了菏泽、烟台、临沂、泰安、潍坊等区域化花灌木生产基地。
截至2017年底,全省有花卉市场404处,花农达19.88万户,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。全省花卉种植面积251万亩,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.04亿平方米,产值达306亿元。
山东省的森林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。1992年,林业部召开全国森林公园暨森林旅游工作会议,首次将森林旅游列为林业的一项重要产业,山东省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得到迅速发展。截至2017年,全省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249处,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9处,全省森林公园全年接待游客4996万人次,总收入27.43亿元,森林旅游直接收入26.53亿元,综合收入达160多亿元。强化管理保障守住守好绿水青山美丽画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革,林权体制也相应变化。
山东通过制定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林业的政策,稳定山权林权,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,重新划分了自留山和责任山,整顿了集体林场,调整了林业生产结构,全省林业进入了一个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阶段。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激活林农的造林热情。
1981年,山东开展了以稳定山权林权、划定自留山、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“三定”工作,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为主、多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。2001年,在全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界造林绿化、投资林业的积极性。
2009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,2010年全面展开,年底基本完成以“确权发证”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任务。2018年3月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通知》,提出明晰集体林权,推进林地所有权、承包权、经营权“三权分置”改革,保护林地所有者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。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政策,激活了林农的热情,林权改革的热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山东大地,为山东林业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。
国有林场改革是山东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。1998年,我省对国有场圃实行分类经营改革,在311处林场(苗圃)中,有270处场圃确定为生态公益型,41处为商品经营型。2009年,明确了生态公益型林场苗圃为事业单位,人员经费纳入同级地方财政预算。
2011年,国家把我省列为国有林场改革7个试点省之一,泰安、临沂两市为试点市,为全国改革发展探索路子,积累经验。2016年,出台《山东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》。目前,我省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,全省153处国有林场中,149处被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,占国有林场总数的96%。
同时,落实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5000万元,有效解决了国有林场拖欠职工社保经费问题,实现了生态得保护、职工得利益的目标,调动了林场职工管林护林的积极性。随着森林资源增加,森林保护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。为此,近年来,山东把林业建设的重心由以植树造林、增加资源为主,逐步转向造管并举,实现保存量、扩增量、提质量有机统一。在重点林区积极推动护林防火队伍规范化、专业化、信息化建设,提升森林防火能力。
目前,全省基层护林员队伍达3.2万人、森林防火专业队员2.1万人,配备以水灭火等先进机具装备3610台(套)。2016年,省政府列支专项资金,从俄罗斯引进一架M-26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,森林火灾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大幅提升。全省建立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站点1924处,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‰以下。
同时,我省注重加强生态红线管控。除国有林场外,建立生态林场1009处、经营面积600多万亩。
全省湿地总面积2606万亩,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.09%,高出全国5.48个百分点。建立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172处,总面积达到277万亩,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59处,数量居全国首位,全省重点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%以上。全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达到48处,总面积60.7万公顷,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.9%,有效地保护了全省80%以上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、45%以上的湿地生态系统和50%的野生动物种群、70%的高等植物群落,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然生态保护网络。
今后一个时期,全省林业将进入改革发展的历史新阶段。全社会对林业的重视前所未有,投入拉动、政策带动、市场推动共同发力的新格局将加快形成,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、促进绿色增长、全面统筹维护生态安全和提供生态服务的新框架将加快构建。
全省广大务林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扎实推进“绿满齐鲁美丽山东”国土绿化行动,用新理念、新思路、新举措谋划和推进林业工作,全面提升林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,不断把林业改革发展推向全面现代化新阶段。(方垒赵坤宋辉)。
本文来源:雷火·竞技-www.yuinou-komaya.com